“江西智造”邁向更高水平

在航空工業昌飛公司,直升機旋翼系統制造智能車間是唯一沒有調度人員的車間。這裡最大的亮點是物流配送系統。60臺數控機床、3個立體庫,全部用地上地下立體交叉的運輸軌道連接。每天早上,智能系統根據任務指令,自動從物料庫、工具庫取出生產所需的零件、毛坯和刀具,通過地下兩臺高速運輸車和地面軌道,精確配送到每個加工工位。工人一上班就可以開始加工。零件加工完畢,成品又會被自動運送到成品庫,完全無需人工管理。

這套系統占用空間少、運送路徑最短,被專業物流制造公司稱為目前國內需求最為復雜、最為合理的設計方案。這個旋翼車間也是《中國制造2025》發佈後,工信部首批全國46傢智能制造試點示范工程項目之一。

昌飛總經理徐德朋說,旋翼系統是直升機最核心的“動部件”,對飛機飛行安全和產品質量至關重要。通過智能制造,昌飛破解瞭旋翼系統產能不足的瓶頸,得到美國商標登記費用瞭高效率和穩定的質量。

智能制造對制造業帶來的變革有目共睹。黨的十美國商標登記九大報告提出,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必須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把提高供給體系質量作為主攻方向,顯著增強我國經濟質量優勢。

新理念引領新作為。我省認真貫徹落實中央決策部署,加快發展先進制造業,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將智能制造作為深入實施工業強省戰略的主攻方向,以創新謀轉型,以政策促發展,推動實現“制造”到“智造”的轉身。在“十三五”期間,每年由省財政統籌安排10億元資金,用於扶持制造業發展升級。省工信委加強北京自動化研究所、賽迪研究院等國內智能制造領域頂尖的科研院所與我省骨幹企業對接,實施省級智能制造試點示范,加快發展以智能制造為重點的新制造產業。全省各地相繼出臺瞭推進智能制造的各項舉措。截至10月底,我省企業已累計應用瞭智能裝備5926臺(套),共建設瞭452個“智能工廠”“數字化車間”。更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我省三川智慧、晶科能源、孚能科技、合力泰等4傢企業列入工信部智能制造試點示范;江中藥業、孚能科技、中材電瓷、洪都航空、歐菲光、江特電機等6傢企業的項目列入工信部智能制造專項,獲得財政部扶持資金9800萬元,實現我省申報國傢智能制造專項零的突破。

“由‘制造’向‘智造’的轉型升級,是當前企業加快發展、產業邁向中高端的必由之路。”省工信委副主任劉煜說,在政府引導、市場驅動下,我省已經有一大批企業開始加快實施智能制造,取得很大的成效,並且通過新應用模式的示范引領,帶動本行業實施智能化改造。今年1至11月,全省裝備制造業實現增加值同比增長13.7%,較1至10月提高0.4個百分點,高於全省規上工業增速4.7個百分點。

“通過智能制造項目的實施,公司運營成本降低瞭64%;產品研發周期縮短瞭40%;生產效率提高瞭80%;產品不良率降低瞭56%;單位產能能耗降低瞭15%。”孚能科技(贛州)有限公司項目經理劉大明透露,孚能科技已實現240瓦時/公斤鋰離子動力電池技術的產業化,該能量密度遠遠超過瞭韓國、日本企業。孚能科技配套的北汽新能源EU400車型,實際續航裡程已達460千米,為國內領先、國際先進水平。孚能科技力爭在2020年實現300瓦時/公斤鋰離子電芯的產業化,為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提供更強的動力支持。(記者

黃繼妍)美國商標類別

[責任編輯:徐皓]
arrow
arrow

    ece284ew6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